香港培正同學通訊 (1948年11月第10期)
本會會史之初頁 -趙天游
母校自一九二O年舉行卅週年紀念後,校譽大著,生徒日眾。每年中學畢業人數,由一九二O年之兩三名,一九二五年之卅餘名至今乃有數百人。而各班班會亦自該時紛紛成立。如一九二四年級之羣社,一九二五年級之勵社,一九二六年級之奮志社等,不勝枚舉。此等班會最先目的不過每學期舉行三兩次歡叙會,演講游戲,開吓心,得啖笑,及一枝汽水幾件西餅而已。實未估計其最大作用乃發揮於離校之後。如對母校及老師們之聯系,班友們感情之連絡,業務之互助等等,實有莫大之功效。離校後雖各散東西,而仍能叙首一堂共談衷曲者,全賴班會之召集。推而廣之,各班會之聯合召集,豈非成為一宏大之全校同學會乎?此香港培正同學會之所以成立者也。
一九二五年秋,勵社同學畢業後,旅港營生者凡七八人。該社在校時素以團結著稱。故旅港者本以往精神,立組旅港支部。常常叙會。至一九二七年以一班之範圍太小,不同班者雖好友亦未便加入,殊為美中不足。乃動議擴大組織,發起籌辦全校同學會。
時旅港培正同學,年年增加。一九二六年級亦成立港社。而同學中有熱心宗教份子,且加入堅道浸信會服務,如少年團、詩班,主日學教員等等,(故友劉煥新君為主幹),每星期日守主日後均有會談。雖不同班而紅藍親愛精神,有加無已。今聞勵社有組同學會之議,立即贊同。於是通力合作,分頭召請,在一星期六晚假浸信會副堂開會,及選舉職員。該晚到會者凡卅餘人。眾推鄙人為正會長,林其鍊君為副會長,劉煥新君為司庫(均一九二五年級)伍福民君(一九二六)為秘書兼特刊編輯。於是本會第一屆職員,就此產生。隨即報告母校本會成立經過。
當時校長黃啟明先生,對於舊同學之聯絡,甚為重視。一聞旅港同學會成立,即函嘉許,拜允親身到港參加成立典禮。各同學聞此消息,益為興奮。乃定於某晚(詳確日期待查)假座安樂園舉行成立典禮。每人收餐費一元。是時旅港同學不過百人左右,而該晚到會者凡六七十眾。蹌蹌濟濟,堪稱盛會。可惜黃校長因事不克親臨,改由監學麥會華先生出席。會中首由鄙人致詞,繼請校長代表訓話。麥先生將母校近況,行政等等,詳為說明。拜將黃校長及教職員對於本會之期望,懇切轉達。其本人又有一番嘉勉指導,不在話下。女同學出席者,亦有數名。紅藍一家親,親愛精誠,充滿每人心中。而游藝歡笑,重享校時生活,皆大歡喜,至握手細談,互相砥礪,又是另一鏡頭矣。其後出版一紀念小冊,名曰「舊雨」,由伍福民君主編。除文藝,論說,職員照片等外,詳載校友消息地址。雖小小十數頁,然人手一冊,莫不先睹為快,且亦為旅港培正刊物之鼻祖。
以上所述袛是個人記憶所及。掛一漏萬,在所不免。還望當時身與其會者,詳為補述,以完成本會創立之文獻,是所厚望。
光陰似箭,轉瞬廿載。今年得一九二六年級同學羅大堯君,主理會務。此公素以英明精幹,熱心服務著稱,此後會務必能日日發展,不用著龜。可惜黃校長,麥監學均以先後息勞歸天,其豐功偉蹟,每個紅藍兒女,永不忘懷。而故友劉煥新、伍福民兩君亦天不假年,魂歸天國。大好英才,未為世用,能不悲哉!謹借此篇幅,對先師先友,致無限敬禮,拜祝其在天國快樂。
我特別期望把香港同學通訊擴大起來,使不只限於一隅。使每個培正同學,都能在這裡靠攏着,合作,互磋,共同發揚光大母校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