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 鋒社李瑞明
今年 3 月初我從香港回到多倫多,林英豪校長告知洛杉磯同學會承辦首屆全世界培正同學日,聞訊之下,不勝雀躍。 經過與主辦單位郵電往還,很快便辦妥了一切報名及繳費手續,餘下就是靜待這個大日子的到臨。
這次同學日除 10 月 6 日的大會及公宴,翌日的懷舊音樂餐舞會外,還有多類節目活動,包括本地遊,墨西哥五日四晚遊輪,三日大峽谷團,真是多姿多釆,美不勝收。
我想既然要到加州,為什麼不順便探望聖荷西的老同學們? 就在 9 月 30 日那天我們鋒社在那裡的鄭振武、蔡保羅和胡賜杏、關作燊、周若樵、張重倫和嫂夫人們都見面了,暄寒問暖,慶幸大家的健康狀況尚堪告慰。 臨別依依,互道珍重,還託筆者向全世界培正同學日帶上他們的祝福。
10 月 2 日扺達羅省,中午齊集聖蓋博希爾頓酒店乘旅遊專車前往碼頭登輪,協社梁立智瞻前顧後沿途照料長者,處處表現紅藍兒女的團隊合作精神。
根據旅行社的統計,培正同學及親友參加此次遊輪五日四晚遊的人數逹 195 名,不少更是約同社友聯袂參加,早午晚三餐,岸上參參觀等節目行動一致,一連多日重温昔日同共窗共硯的群體生活,其樂也融融。特別是中秋迎月之夜,皓月當空,滌人心靈,紅藍兒女沐受母校培育,莫不感受再三,矢誓永為真理之干城。
我只是與老妻二人,但不感到孤單,每天晚餐都編與連枝同氣的培正人同桌,他們是來自芝加哥偉社的黃敏傑梅少華夫婦,匡社的謝鴻基關德儀夫婦,話匣打開,訴說培正不同年代往事,歷歷如繪,串連起來,見證了時空並不阻隔紅藍一家親的精神,也是我此行最大的收獲。
首屆全世界培正同學日是培正大家庭史無前例的創舉。首屆世界培正同學總會長 1933 奮社鄺文熾學長好像是未卜先知的長者,他在特刊撰文祝賀時有如下一段文字:
首屆世界培正同學日,將於本年 10 月 2 日在美國羅省揭開序幕,10 月 6 日在希爾頓酒店,隆重舉行同學日大公宴時刻,掀起高潮。預算當有數以千計,來自世界各地之老、中、青的紅藍兒女,紛紛雲集一堂,處處衣香鬢影,場面壯觀,氣氛熱烈,無拘無束,笑談校園往事,讚揚恩師風範,友情洋溢,樂也融融,份外表現世界紅藍兒女一家親之傳統精神。
相信出席大會公宴的近 900 名同學都會異口同聲,認為這是當日會場情景真實寫照。好一個鄺伯,老當益壯,料事如神!
大會報名人數 958 位,以 1968 仁社人數最多共 7 桌,協社,謙社各 6 桌,偉社、誠社、耀社、皓社、恆社各 4 桌。多倫多以施永輝會長為首參加的有二十多名,其餘各地前來者為數亦在不少,以致有若干桌需擺放在會場之走廊方能容納,其場面熱鬧蔚為壯觀。
大會於下午六時三十分宣告開始,由 1967 恆社潘其平和 1974 基社鍾慧冰担任司儀。紅藍兒女齊唱校歌及校旗歌,潘其平會長致歡迎詞後介紹老師和嘉賓,繼續是「薪火相傳」,由德高望重 1927 會仁社的黃汝光學長將特製火炬依序傳遞各年級代表,場面動人,意義重大,象徵「因培正學校永不死」至善至正的教育將世代相傳,直至永遠。
大會各項秩序如省港澳學校代表報告校務,中小學生表演,均有專文報導,在此不浪費篇幅了。
大會一些備受尊崇的學長由於直接或間接的淵源,筆者得有機緣趨前聆聽教益,感到無比的光榮和欣慰。
黃汝光學長 ─ 歷任香港母校校董及校董會主席,四代培正,德高望重。多年前我在香港大學圖書館影印《黃校長啟明哀思錄》三份,此次在特刊中恭錄黃學長泣述《叔考啟明公行狀》一文以誌悼念。
鄺文熾學長(1933 年級奮社),首任世界培正同學總會會長,台山培正中學董事長,關心鄉梓,熱心教育,聯絡同學不遺餘力。當筆者趨前叫他一聲伍子胥,他回頭一望,初則愕然,繼即開懷大笑。原來 1971 年他出任東華三院總理,當年主席黃乾亨(1950 年級弘社),夫人鄭國璋女士義演話劇「西施」籌款,鄺伯扮演劇中之伍子胥,與三院員生合力演出,籌得善款逾千萬港元。 闊別三十多年,精神矍鑠如昔,殆亦為善最樂,福有攸歸使然。
莫錦鎏學長(1932 年級善群社),培正排球隊好手,1934 年第十屆遠東運動會(亞洲運動會前身)代表中國隊出戰菲、日,載譽歸來。他的好友蕭殿廉是嶺南排足籃健將,他們之間時相往還,蕭老並將拙編書刊寄贈,因此我們亦神交多時,此次在大會上得睹風範,大慰生平。
林英豪博士(1939 年鵬社),抗戰時負笈內地,畢業於雲南昆明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8 年回母校任教,1974 年起擔任校長以迄 1985 年,盡粹母校數十年如一日,桃李滿天下,榮休後心繫培正,推動聯絡各地同學會活動不遺餘力,更以身作則,頻頻出席同學會,級社社慶如鑽禧、金禧、銀禧等活動,發揚光大紅藍精神,培士氣,正人心,實為我紅藍兒女的楷模。
當天,在簽到行列的後面有兩位似曾相識的女士,定眼一看,原來是同級的黃元心和黃小月,坪石一別和其後粵北疏散在貴陽湘雅醫學院握別之後,經過戰火動亂的大時代,63 年後竟能仍然活着在這自由的國度聚首,闊別重逢,恍如隔世! 進入會場後許榮光社友(卡加利同學會會長)把帶來的紅藍校色的絲帽讓我們戴上,全場觸目,我們請得林英豪校長合照,燈光一閃,留下了這珍貴難忘的時刻。
一連兩天的同學日歡聚後,部份人意猶未盡,於是三日大峽谷團應運而生。
10 月 8 日早上 7 時大夥兒在希爾頓酒店門前齊集,準時出發。領隊一聲 On board! 載着我們這批紅藍兒女的一輛豪華旅遊巴士便朝着大峽谷的方向飛快地奔馳。車上各人自我介紹,暢所欲言,無拘無束,很快便融入紅藍大家庭裡面。有人點計協社人數最多,包括上海佬林正和太太許莉莉,梁立志和潘恩惠,陳飛龍等十數人,人強馬壯,應該獻藝娛眾,於是各式各樣的趣味故事陸續出籠,令人捧腹不巳。陳飛龍更一時技癢,高歌「賭仔自嘆」一曲,字正腔圓,聽出耳油。接著潘其平會長亦不甘示弱,說了沉船後漂流到一個孤島的三名男子漢的故事。他們經過多年漂流的生活,有一天一位仙人從天而降,憐憫他們的遭遇,答應每人只限一次的願望。甲說很想念他的太太,「嗖」的一聲如願回到太太的身邊;乙說他很想念他的女友,「嗖」的一聲就回到女友的身旁;丙是孤家寡人一個,他告訴仙人掛念的只有這兩位共患難多年的朋友,這時不待講者說下去,大家都一齊起哄「嗖」的一聲。
經過幾小時談談笑笑的車程,我們終於在日落前進入大峽谷地帶,並且看到氣象萬千的日落景觀。第二天凌晨一齊到谷頂觀看光芒萬丈的日出,這些必備的節目自有旅行社的安排,同時亦有簡介之類的冊子可以按圖索驥,旅者實在不必費神。大峽谷地區廣闊,每年有賴熱心的義工人員,從事保護大自然的無償工作,單以 2005 年為例,義工便達 137,000 人貢獻勞務凡五百二十萬工時。
大峽谷遊罷我們當天早上前往水晶谷,參觀過後隨即朝往拉斯維加斯進發,晚上下榻蒙地卡羅酒店。
筆者在十年前到此一遊,住的是凱撤皇宮酒店,這次重遊舊地簡直有如劉姥姥遊大觀園,目不暇給,幸好得到偉社的李漢光學長帶領我們四處遊覽,在通衢大道的兩旁己經興建了不少主題酒店,艾菲爾鐵塔,凱旋門與時代廣場,中央公園遙遙相望,更引人入勝的是氣勢磅礡,金光奪目的音樂噴泉,我們駐足而觀,久久不願離去。最新落成的永利酒店 (Wynn) 外面的巨型瀑布,氣勢非凡,大開我們的眼界。這裡的建築似乎方興未艾,有好幾個地盤的工程日以繼夜不停地趕建,相信五年之後整個城市更添新貌,那時的拉斯維加斯將會名符其實是世界上的第一大賭城。
回到洛杉磯之後,潘會長在電話上後悔忘記了把這段行程來一個團體合照,但我想起他在車上所說的故事,笑著地回答他說:潘兄,只要你對這班「馬騮頭」說聲很掛念他們,二年後的全世界培正同學日,「嗖」的一聲又會重聚一起了。這篇東拉西湊的文字原只是應鋒社社友囑咐,回來給他們提供的「內參消息」,禁不起潘會長的窮進猛打,惦念他這次為大會付出汗馬辛勞,只好讓它「嗖」聲給攝了過去,任由他從輕發落。